自考信息
深圳大学自考物流专业科目(深圳大学2021自考本科专业)
前世今生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有粤海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和丽湖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两个校区,属于综合类公办大学。
(1)学校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北京大学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大学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
(2)1995年通过国家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江湖地位
深圳大学是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
知名校友包括马化腾、张志东、史玉柱、彭少彬、陈哲远、欧阳奋强、温心、王晨、孟晚舟等。
王牌专业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位列B 等级,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位列B等级,为该校最好的一些学科。
【光学工程】
属于工学门类,高考招生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深圳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排名第5,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学科,是深圳大学首个拥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以及华南区首个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品牌专业。
以院士为带头人,以中组部青年专家和省市级人才等为骨干的教学及科研队伍。作为21世纪全球最具活力与潜力的产业,涵盖激光技术、成像、显示、通信、传感、光伏、AR/VR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学生在华为、中兴、大族激光、百度、腾讯、康佳、小米、大疆、中芯国际等就业,或在北京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深造。
【信息与通信工程】
属于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电子信息类(电信学院)、电子信息类(物理与光电学院)”, 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深圳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建设点专业,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30位, 中国内地第14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青年珠江学者,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校长教学奖”获得者,多数教师有海外经历,师资力量雄厚。继续深造比例达30%以上;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腾讯、华为、中兴等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以及全国各地事业单位。
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本-硕-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级、省级校内外实践基地;研教融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AI特色班、文华班);考研升学率30-4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属于工学门类,计算机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计算机类”, 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深大第一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全国23位,全球80位。中科院院士1名,加拿大院士 2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名,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3名,IEEE Fellow 3名。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百度、阿里等知名高科技企业,以及各大银行、研究中心等事业单位。
所在城市
深圳大学位于深圳市
l 城市定位: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
深圳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l 常住人口: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1766.2万人,平均年龄32.5岁。
l 产业企业:
深圳经济总量跃居亚洲城市前五,是全球最大海陆空口岸城市,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超2万家,全国仅次于北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居全球城市首位,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第一。
深圳还是国家森林城市,公园总数达1238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6%,空气质量稳居国内超大城市第一,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No.2,IF国际设计阿静获奖数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的“4 7 5”产业结构:
【四大支柱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领域。
(二)现代物流业,物流供应链上市企业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金融业,居全国第三,深圳境内上市公司共有333家,数量全国第三,总市值全国第二。
(四)文化创意产业,深圳文化产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5G、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七大关键领域。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分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等。
(三)绿色低碳产业,由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三部分构成。
(四)生物医药产业,大致可分为中药、化药、生物药、基因技术、医疗器械五个方面。
(五)数字经济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数字创意和其他新兴业态。
(六)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支撑领域(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优势领域(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兴领域(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三大领域。
(七)海洋经济产业,主要来自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金融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
【五大未来产业】
(一)生命健康产业,包括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领域。
(二)航空航天产业,从卫星研发制造到应用,深圳涌现出一大批商业航天企业,如亚太星通、赛格导航、华讯方舟、金信诺、中集集团、中兴通讯等上市公司,独角兽大疆和深圳东方红、华大北斗、北斗云信息、航天新源、华信天线、魔方卫星等知名企业。
(三)机器人产业,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非工业机器人两大类,非工业机器人基于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又细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等类型。
(四)可穿戴设备产业,深圳是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生产制造了全球80%左右的可穿戴产品,拥有从传感器、柔性原件、终端设备、交互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
(五)智能装备产业,涉及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等领域。
参考资料:
深圳大学官网
百度百科深圳大学
深圳市先导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 END -